正在加载

探寻唐寅经典诗句:“世人笑我太疯癫”全诗欣赏

时间:2025-03-30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唐寅的《桃花庵歌》全诗

探寻唐寅经典诗句:“世人笑我太疯癫”全诗欣赏 1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探寻唐寅经典诗句:“世人笑我太疯癫”全诗欣赏 2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1470—1523)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题为《桃花庵歌》。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据传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桃花庵歌》写于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这一年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在长期的生活磨炼中,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诗中,唐寅以桃花仙人自喻,描绘了他在桃花庵中的生活场景和心境。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这种生活看似放纵不羁,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在诗中,唐寅还通过对比“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功名富贵的轻蔑和对贫贱生活的超然态度。他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而唐寅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是诗中的名句,也是最能体现唐寅愤世嫉俗之气的句子。世间的人都笑他太疯癫了,而他却笑他们都太肤浅,看不透人生的真谛。唐寅以豁达的心境和超脱的眼光看待人生,认为那些追求功名富贵的人不过是虚度光阴,而他自己虽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却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诗的结尾部分,唐寅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功名富贵的蔑视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他提到五陵豪杰的墓前如今已经无花无酒,被锄作了田地,而他自己却能在桃花庵中赏花饮酒,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唐寅的人生态度,也展示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诗中描述了诗人与花为邻、以酒为友的生活,无论酒醒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时光流转、花开花落而初衷不改。

唐寅的《桃花庵歌》不仅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的佳作。它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功名富贵,而在于享受自由、闲适和内心的平静。唐寅以他的豁达和超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和压力时,能够保持一颗平静、自由的心。

在现代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名利而疲于奔命,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内心的需求。唐寅的《桃花庵歌》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享受生活的每一刻,不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过上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同时,《桃花庵歌》也启示我们,要有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平静、豁达的心,就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桃花庵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诗歌,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引导我们走向自由、闲适和内心的平静。唐寅以他的才华和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欣赏他的诗歌的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过上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