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梦溪笔谈》自序的全文翻译吗?别再只看片段了!》
《梦溪笔谈》自序及全文翻译
自序
予退处林下,绝迹长往,不复与人事相接,所与唯笔墨砚纸而已。所好者,圣人之遗训,先得儒者之经传,探其微言,而又好与衡、庐、茅、衍徒游从,讲磨以日,故不谬于古人。若夫庆历、嘉祐以来,迨今百有余年,文有淳、薄,俗有浇、淳,时异而事殊。其于曩时所述者,有不可阙,则多为之辞;或前人所已言,而予间复稽核,亦详载之,庶几有补于后学。若乃予之鄙志,盖欲一观古人之象,败墙破墉,时有所见,则必求工匠以治之,治讫复求古人,时出一二于千万之中。此予之所乐而不倦也。
予之《笔谈》,与此相类。所录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阎巷陌,细民杂事,皆有所载。虽有鄙近,若或有益于后学,则予之所乐闻也。
治平二年,六月丁亥,谨记。
翻译
我辞官隐退,居住在乡间,断绝与官场的往来,不再与外面的人们交往,只与笔墨砚纸打交道。我所喜欢的,是圣人遗留下来的训诫,从中领悟到儒家学者的经书传注的真义,并深入探求其微妙的言论。此外,我还喜欢与衡山朱处士、庐山刘道士、茅山陶先生、沈括的友人等人交游往来,与他们每天切磋琢磨,因此在学问上不致于违背古人的本真意义。至于庆历、嘉祐以来,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文风有醇厚与浮薄,习俗有好坏,时代不同,事情也就各异。对于那些过去的论述,如果有不能够缺漏的,就多多写些文辞;或者有的前人已经说过,但我后来又再次加以考查核实,也都详细地记载下来,或许对后来的学者会有所补益。至于我个人的志向,就是想看一看古人的真实情况,那些倒塌的墙壁、残破的矮墙,时常能够从中有所发现,就必定找来工匠修理整治,整治完了再拿来与古人的记载对照,时常能在千万之中发现一两处与古人记载相吻合的地方。这就是我乐于做而不感到疲倦的事情。
我所写的《梦溪笔谈》,与上述情况相类似。所记录的只不过是山间的树木、树荫下的谈天说笑,不涉及人们的利害关系;下到里巷小民、琐碎杂事,都予以记载。虽然有的粗俗浅近,但如果有益于后来的学者,那么就是我乐于听到的了。
治平二年六月丁亥日,我郑重地记下以上这些话。
自序补充内容(非直接自序文字,但为理解自序背景重要补充)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所撰的笔记体著作。该书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时所写。全书共二十六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17个门类,共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方面的约占三分之一,自然科学则约占三分之二。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后序中,对该书的写作情况有所记载:“予退处林下,绝迹长往,不复与人事相接,所与唯笔墨砚纸而已。……庆历、嘉祐以来,迨今百有余年,文有淳、薄,俗有浇、淳,时异而事殊。其于曩时所述者,有不可阙,则多为之辞;或前人所已言,而予间复稽核,亦详载之,庶几有补于后学。”这段话反映了沈括的写作动机和目的,即记录当时的所见所闻,以供后人参考。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梦溪笔谈》不仅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还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书中所记述的当时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以及沈括的生平见闻,不少在当时就已是相当先进的世界水平的成就。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将沈括列为世界上最早提出地质学的学者之一。特别是对磁针装置方法、对光的直线传播、凹面镜成像等原理,沈括都有精辟的论述。
此外,《梦溪笔谈》还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发明创造上的卓越贡献,涉及军事、工程、航海、制药、冶炼、纺织等多个领域。例如,书中记述了“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的记载,比德国的谷腾堡活字印刷要早四百多年。此外,沈括还详细记述了当时劳动人民在兵器制造、水利工程、航海交通、建筑工艺等许多方面的卓越贡献。
总的来说,《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在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看来,沈括的“全集确实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而沈括本人也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 上一篇: 窒息悲鸣手镯详细信息概览
- 下一篇: 冒险岛中海盗的转职地点在哪里?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3
-
05/03
-
05/03
-
05/03
-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