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金乌贼:高效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全解析
金乌贼是我国海洋生物中含量较高的种类,其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食用与保健价值均很高,因此养殖金乌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金乌贼的自然资源量已锐减。为了保护金乌贼资源,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从2007年起对金乌贼亲体采捕、室内养殖、人工繁育、池塘养殖、越冬问题进行了研究,逐步解决了金乌贼人工育苗难关,开发出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及增养殖技术。下面,我们从多个维度来探讨金乌贼的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金乌贼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科、乌贼属,是一种广温性洄游狭盐性种类。成体通常生活在距岸2-5海里,水深40-100米,底质为贝壳、砂砾、珊瑚礁,并有海藻丛生的海域。金乌贼成体达到1-1.5公斤即可作为亲本,雌雄异体,一生繁殖一次,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也有说法为5-7月,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1500粒,繁殖季节产卵总数1500-2500枚,每个雄体所带精荚数250-750个。金乌贼的受精卵在水温16-23℃时,约经30天可孵出金乌贼幼体。
二、亲体选择与培育
亲体的选择对金乌贼的人工孵化至关重要。亲体来源于日照本地大泉沟码头及岚山码头,应选择体色正常、无损伤、放入培养池立即潜入水底的健康亲体。亲体入池雌雄比例为1:1,放养密度为2只/平方米,池内布气石0.5个/平方米。亲体入池后应立即投放采卵器。
采卵器可以采用PVC管和聚乙烯网片制作,以提高孵化率,不易污染水质,且可重复利用。亲体入池雌雄配对后,开始交配产卵。受精卵的收集要做到适时收卵,产卵量较少时每2天收集1次,产卵盛期每天收集1次。摘取受精卵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卵膜破损。
三、受精卵的孵化
受精卵的孵化过程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育苗车间内光照强度应调节至500-1000勒克斯,用窗帘调节光照,防止直射光进入。孵化设施可以采用圆形水泥池,面积为40-50平方米,池深1-1.2米,池子中间有排水管道,配有蓄水池、沙滤池、高位水塔以及自动控温设备、鼓风设备、卤虫孵化装置等配套设施。
金乌贼受精卵在水温16-23℃时,约经30天可孵出金乌贼幼体,刚产出的受精卵呈椭圆形,卵粒较小,直径6-8毫米,半透明状。经过20天左右,卵粒体积逐渐膨胀,最外层膜逐渐膨大并呈现透明状,膜内金乌贼幼体清晰可见。再经10天左右,卵外膜继续膨胀而脱落,金乌贼幼体破膜孵出。刚孵出的幼体呈浅褐色,幼体全长约8毫米,经过几天培育,体色逐渐由浅褐色变为深褐色。
四、幼体的培育
金乌贼幼体孵出后,需要进行精心的培育。刚孵化的乌贼幼体中口中含有卵黄,可持续1-2天时间,然后开始寻食。一般白天多底栖或附着在网箱的一角或侧面,喜欢在光线较暗处聚集,只有个别在水面漂游,晚上较为活泼,游动频繁,到处寻找食物。发现食物目标后,则飞窜捕食,动作非常灵敏。
幼体培育可以采用网箱进行,网箱规格可以根据幼体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型号的网目。乌贼幼体较为理想的开口饵料为强化后的人工孵化卤虫节幼体和人工培育糖虾。随着小乌贼的生长发育,应逐渐提高卤虫和糖虾规格,并增加投喂量。培育半个月后,饵料可投入人工培育仔虾苗或自然海水中浮游类的小生物。当乌贼达到纽扣大时,对饵料的选择性有所降低,只喜欢摄食小动物活体饵料。一般小乌贼经一个半月的集中培育,体长可达3厘米左右,此时即可投放养成。
五、日常管理
无论是室内养殖还是池塘养殖,日常管理都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巡池,观察金乌贼幼体的摄食及生长情况,发现池内饵料不足时及时补充。每天定时监测各项指标,特别是盐度,使其在正常范围内。做好水质管理,每天定时换水,前期日换水量为20%-30%,中后期随着水温升高可逐渐增加至50%。
对于室内养殖,养殖池应控制水温在16-28℃,盐度29-33,pH7.8-8.6,每天换水或循环水。经驯化后,可用新鲜杂鱼虾代替活饵。投喂杂鱼虾一定要做到少投、慢放,直至金乌贼不摄食为止。沉入池底的剩饵要及时捞出,以免污染水质。
对于池塘养殖,池塘在放苗前要彻底用漂白粉消毒,晾晒1周后注入新鲜海水。放苗前应监测池塘的各项指标,特别是盐度,各项指标正常时开始放苗。金乌贼放苗时连同人工培育的中国对虾苗一同放入,由于池塘养殖不易观察和投饵,中国对虾可作为金乌贼饵料。盐度是金乌贼池塘养殖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多雨季节,盐度调控更为重要。
六、病害防治
在金乌贼的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每半个月定期施用抗菌素抑菌,及时杀灭细菌。同时,要注意饵料的卫生和质量,避免投喂带病毒的饵料,以防引起病害。
七、越冬管理
金乌贼的越冬管理也是一项关键技术。越冬场位于黄海中南部70-90米水深区域。在越冬期间,要加强水质管理,保持适宜的水温和盐度,定期投喂饵料,增强金乌贼的体质和免疫力,以确保其顺利越冬。
结语
金乌贼的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亲体选择与培育、受精卵的孵化、幼体的培育、日常管理、病害防治以及越冬管理等。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才能有效地保护金乌贼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利用。同时,金乌贼的养殖也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金乌贼的养殖产业有望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上一篇: 自制美味杨梅酒的秘制泡制方法
- 下一篇: 家常绝学:秘制十三香打造酥脆可口的千层酥饼
新锐游戏抢先玩
游戏攻略帮助你
更多+-
05/03
-
05/03
-
05/03
-
05/03
-
05/03